当前位置:首页 > 校服文化 > 校园文化 >
当学校长成“村庄”的样子,遍地生出让人扑腾探求的渴望
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2022-05-31 19:35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学校似乎就是这个样子:

学校=教室+教室,

教室=桌子+椅子,

校园犹如机器一样吞吐,将每个学生准确输送到工位,以知识为原料灌充,再源源不断地返回社会。

有一句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如火如荼进行着的“双减”就是要还给孩子“梦想家”的野性。如果我告诉你,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上海都市深处,有一所学校像成长的“村庄”,像探索的“迷宫”:

 在日出的暖阳里,

螳螂会站在校长的肩膀上一起迎接每个孩子的到来。

孩子们在建筑与自然之间自由奔跑,攀爬,捉迷藏,在池塘、竹林、草地、山坡自由地粘蜻蜓、捉昆虫,穿越迷宫,发现角落,搭建秘密花园……

你,想要和我一起去探访吗?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这是一个村庄,也是一座迷宫,让孩子自己去探寻,打破,重构,在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大小不一、性格迥异的建筑聚落让校园成为充满生命力的村庄,多个动力场景,无数独立舞台,使场景本身具有学习力。

 “我们的教育就是来自于生活,平和学生经历的教育,一定是自然的、自主的。在这种氛围下,他们不会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李春雷如是说,作为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的领航者,多年在教育现场的浸润与洞察,使得他对教育的思考更复归本质。成长需要的不是一座孤岛,而是一座有生命力的“村庄”,引发好奇与探索的“迷宫”。

当学习场景逐渐完成跨代创变,回到真实中,回到复杂动态的系统里,让孩子自己面对并解决一个又一个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有深度思考的学习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


01 打破融合:有生命的学习村庄

“哇,今天我又找到一条通向教室的新路。”早上问好的时候,一个孩子告诉在校门等候他们的校长李春雷。

穿过竹林,越过山丘,在这个校园里,建筑群之间的空间总是出其不意,一个转角,就会遇见池塘、小径、草地、农场……羊驼呆萌地探头探脑,天鹅优雅地在湖泊里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孔雀悠闲地散着步,高兴了就开个屏……

李春雷说,在青浦平和,新生入学的第一件事就是探索这个“迷宫”一般的校园,孩子们把校园当做了秘密基地,充满未知的惊喜。学习本该是自由、放松和快乐的,背着书包,穿梭于竹林和池塘之间走向教室,这就是最美好的童年吧。


 复归儿童“具身”感知空间本来的尺度与速度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然而,在当下人口压力和教育资源稀缺的背景下,学校建筑体量随时代发展越来越大,寻常那些让孩子望而却步的巨型教学楼相反,青浦平和校园里,学校建筑体量被打散,单个建筑的体量被缩小。

微环境单元散布于建筑之间,池塘、森林、山丘、运动场等元素穿插其中。这些被树木、草地和湖泊包裹着的暖黄色“小房子”,诱导身体与心灵走出长期困于书本一维的教室,走出与自然和实践产生隔阂的困境。

2020年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高考命题以“情境”作为考查的载体。这里所说的情境包括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任务)情境。情境化,在体验知识生成与应用过程中增进理解能力。这个学习的聚落便是情境化的学习空间。


当日光掠过,村落般的教学楼被暖色竹木包裹。河流穿行而过,每一扇窗都能看到风景。竹喻君子,小学的数幢是以曲线勾勒转角,期寓孩子圆润,中学的则以直角轮廓表达少年的个性张扬,思想独立。




阳光掠过树木、草地、湖泊和“村落般”的教学楼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每间教室都不一样。”作为班主任,田老师觉得不同寻常的教学楼设计“给老师和孩子们提供了很大的创作空间。”前不久,她给班上的孩子录制了毕业视频,孩子们很骄傲,因为他们参与构建了不同主题教室。他们都是小小梦想家,创作不只在画布,整个教室都是他们的创作空间。课桌椅不止妥帖地支撑了他们正在成长的脊柱,随性地重组重构了教育空间,使得更有创造力的学习成为可能。

教室里,每个学生头上的灯,都经过了一体化的智能测算,无论坐在哪个角落,都能获得最佳光源。李春雷笑言:“我们的学生率先实现了光照公平。”隔音的门与吸音的天花板,让发现、讨论与表达更加沉浸与自由。

多年深耕教学研究,使得李春雷更贴近学生真实的学习。在真实场景中,解决真实问题,获得真实知识。2021年,当教育部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推广项目式教学(Project Based Learning)时,而此时青浦平和已经进入了全学科全学段PBL式教学四年。边玩边学,既享受了探究的乐趣,又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真实生活联系了起来。


制作火箭,发射!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孩子们喜欢“火箭”PBL,长征火箭、神州飞船、天宫空间站便是兴趣最自然的引子。他们自主观察、提出假设,主动去学习气压、液压、抛体运动、酸碱中和等等科学原理,再到户外亲身体验火箭发射,探究记录影响火箭飞行的各种因素,自己摸索着自然就爱了。

  “顺势而为。教育最好的是什么?做激发和引导。”李春雷说,“我们追求一种符合自然规律的教育,不急功近利,不只看眼前,我们更看重的是长远。”自主、自由、自然、自信、自省。平和人的“五自”精神里,自主是内驱力的基础,学习自主,思维自主,才会积极地探索。给孩子教育选择的自由,发展道路的自由,学习顺势生长。

课程体系:多元、完善


正如总校长万玮先生所说,“好的课程应该是有根的,是能够生长的。”青浦平和作为平和直属分校,秉承着平和教育一贯的育人理念。学校为同学们提供了以国家课程为底色的融合课程体系,实现学生Y型人才成长,在义务教育阶段既让学生拥有过硬的学术实力,又让学生能够顺畅对接平和高中等知名国际高中课程。在Y型成长的轨道上,融合“五自”精神,青浦平和课程体系设计为三大板块: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行知课程。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在基础课程部分,青浦平和不仅注重开好、开足国家课程,并且强调通过PBL项目式学习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培养终生“自主”型学习者。同时学校更开设了超过100门拓展选修课程。其中拓展课程由六大课程群组成,分别是语言与文学、数学与逻辑、社会与生活、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正所谓社会即学校,因此青浦平和还设置了行知课程教育。学校愿生长出更长的阶梯,带领同学们登上社会的教育。在日常课程之外,学校提倡同学们走出校园,到真实的社会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让学生真正体悟“知行合一”。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02顺势生长: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和游乐场

在教室之间,在建筑与自然之间,让孩子自由奔跑,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和游乐场。当校园被当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思考,一座有生命力的“聚落校园”便会让孩子自然而然地顺势生长。“活”的教育生态才会生长出“活”的教育契机。


大自然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驱动着孩子探索的好奇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教室之间,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

在“元宇宙”袭来的时代,小学生已然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然而,如何从虚拟空间回到现实,沉淀为知识与素养?这需要的是“具身认知”的唤醒。

法国现象学家梅洛• 庞蒂认为心灵、肉身和世界这三者构成了一个相互蕴含不可分割的循环辩证系统。在真实的场景里看见、听见、摸到、嗅到,身体的觉知会唤醒好奇,触发探究的内驱力。


教室之间,是运动娱乐空间,更是一个情感社交空间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和李春雷一起行走在校园,他像孩子一样爬上软绳,在不倒的转椅上转啊转,从校门背后的角落里找出流浪的小猫,开心地讲述校园里每颗树的故事,“春天,孩子们在校园里种下了柿子树,来年秋天,一张张小脸在红红的柿子下,多美!”快乐得像这个校园里所有的孩子。

他说,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各种攀爬,与其想尽方法去阻止,还不如创设安全的攀爬场景。绳子是软性的,专门从国外进口,每一个节点都经过专门设计,保障孩子探索攀爬的安全与自由,他们在向上探知的过程中,感受身体平衡的协调。

嬉戏玩耍,攀爬挑战。有的孩子想玩,却胆怯,可是跟着小伙伴就不怕了。团队协作,彼此配合加油。这不仅是一个运动娱乐空间,更是一个情感社交空间,严肃场景下害羞的孩子在开放的空间里,被自然而然地连接。

是什么,驱动三年级的小学生层层推进课题项目?

在空间形式的驱动下,欲望被创造,大量的身体活动与社会交往也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悄然酝酿,学习也随时发生——

一个清晨,四年级的皇甫卓远同学一如往常经去池塘看天鹅,却发现了不一样。
“老师,竹子上、岩石上有粉红色的卵……那是福寿螺的卵,我以前在书上见过。福寿螺是外侵物种……”
不止皇甫,其他同学也知道了在池塘发现了福寿螺的卵,孩子们都很好奇,发出了一串追问:“福寿螺的卵为什么会在竹子上面?”“黑天鹅会不会吃福寿螺的卵?”“福寿螺的卵看起来像果冻,它是软的吗?”……
科学老师欣喜非常:在真实情境里的具身感受,激发了孩子们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池塘边的偶然发现,被科学老师抓住了教育契机,他决定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习得探知的方法。


同学们用仪器设备观测池塘水下生态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于是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和制作采集器。防漏、加固,修复不同的bug,同学们和科学老师一起优化了四代采集器,一起到池塘采集福寿螺的卵,做进一步观察。他们还很快设计出了一个孵化实验方案,模拟池塘……

举一反三,对照组实验不断迭代。在思维的碰撞下,审辩思维也被激发。“活”的场景,成为学习的透镜。

“池塘中的福寿螺到底从哪儿来?会对生态有什么影响?”“池塘还有什么其他生物?”“那池塘里的水怎么循环?”……

从福寿螺的卵到整个池塘的生态系统,同学们的课题探究仍在继续。抓住一次偶然触发的教育契机,从传统教室里的正式学习,迁移到大自然的环境里,更真实的学习生态场景会激荡真实的情感,也促进了社会情感的发展。当以人为中心,整合文化、课程、空间、资源和技术,复刻学习者的认知逻辑与心灵景观,便会触动意想不到的互动体验式学习,激发学习动力,挑战学生潜力。

猜想在一步一步进阶,孩子的眼睛会看见无穷无尽的未知与有趣,还给他们感知真实有趣的场景,老师只需驱动问题迭代,适时搭建脚手架,他们自己会探索。在整个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探索逐步形成了高阶思维,最后引发跨情境的迁移。

03 冲突叠合:是图书馆,也是剧场

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初遇青浦平和图书馆,你很难不被它奇幻的外观所吸引。从远处就可以看到它醒目的蓝,一个个有机形态的天窗、舷窗和圆洞,组合成生动的表情,将这个学校的天真与童趣引入城市界面。有的学生说,图书馆仿佛一所“太空舱”;有的学生说,图书馆好像一块蓝色的奶酪;夜空中,它仿佛一只巨大的蓝鲸遨游在星河……


图书剧场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可静可动,去阅读,去表达

在图书剧场的空间叙事里,建筑师李虎、黄文菁团队打破了常规中小学对图书馆的定位,打破了图书馆的障壁与疏离。这座梦幻的建筑不只是图书馆,5372平方米的建筑空间里还拥有一个500座的专业剧场和一个198座黑匣子剧场以及咖啡厅,多重功能的空间如同积木一般紧密契合在一起。


黑匣子剧场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阅读与表达的动静韵律也通过光线的明暗来表达。建筑师充分利用了剧场观众厅与台塔之间的高差,将图书馆的各个空间楔入其中,并将不同高度的空间用阶梯阅览室串联起来,组成环状的空间序列,倾斜屋面上的大量天窗可以让自然光柔和地洒入,提供静谧、亲切的阅读氛围。而剧场则完全地隔绝了自然光,通过精心设计的人工照明来满足演出的沉浸感。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从“小琴房”到“音乐厅”,因为舞台在那里

徐熙是到青浦平和进入室内乐社团才开始接触小提琴的,那年他7岁,相较而言,初学的年龄有些大了。三年级时的“六一”,他已经自信从容地站在学校的图书剧场音乐厅中央,表演小提琴独奏。而他的音乐梦想在第一次看到图书剧场的音乐厅时就被点燃了。

小小的徐熙知道,那里将是他的舞台。他对室内乐团负责人缪苏老师说,他想到图书剧场表演。之后他的努力证明,这并不是孩子的一时兴起。

徐熙向学校申请了给学生准备的“小琴房”,每天刻苦练习,常常向老师请教,交流对音乐的想法。他要站上梦想中的图书剧场舞台,从艺术中心一楼的教室,慢慢到4楼的教室,再到登上他梦想舞台,他只用了三年。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通过表演表达在剧场共情的“场效应”里获得的反馈与激励,会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欲望。图书剧场像梦一样在那里,仿佛一座灯塔,吸引和激励着爱音乐的孩子,一点一点阶梯式地成长。

剧场共情的“场效应”同样激发探知与思考,在“低年级绘本故事会”上,孩子不止读绘本,同图书馆老师们一起,他们在随意、放松的状态下,参与到故事的情境表演中,并尝试自主策划剧本内容。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当学习场景可以随心切换

戴维·索恩伯格在他所著的《学习场景的革命》一书中,将人类自原始时代开始至今的学习场景概况为四类——“营火”、“水源”、“洞穴”和“生活”。图书馆是一个复合型的学习空间,如何才能生发出不同的学习场景,让阅读与思考如入“洞穴”般沉浸,让灵感如“水源”般流淌?

整个图书剧场好像会呼吸的生命体,大大小小的孔洞就是有机的呼吸口。拾级而上,缓缓到达图书馆的顶层中心,这里仿佛柏拉图的“洞穴”,光从穹顶天窗倾泻而下,整个空间充盈着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庄严而静谧,消弭一切干扰,极致而纯粹的沉浸。


双层的空间构成,让人置身书海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采访时,正好遇见丁莉老师同孩子们在图书馆上阅读课。低调娴静的丁老师是一位资深的中文教师,2011年她撰写的《中国文化课程》,就入选了崔允漷主编的教育部课程改革重大项目。学校以丁老师为主持人,建立了“青浦区专家(名师)工作室”,以提升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幸福感和认同度。

丁老师也是青浦阅读课程的深度参与者,她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图书馆这个阅读空间:“孩子们在这里围成一圈,同伴之间交互的氛围会比较好。有的时候,他们不一定坐在台阶的座位上,就在蒲团上席地而坐,很开心,随意自由……圆顶阅览室双层的空间构成,让人置身书海,很有沉浸的阅读氛围感,孩子们在这里很快就可以选到他们心仪的书,坐定下来……”

丁老师说,“这里还有屏幕,做workshop,小组讨论更放松自在,更容易迸发出火花。”不只孩子,老师们也很喜欢在这里进行教研沙龙。


沉浸的场景会诱发阅读和探讨的欲望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解锁空间潜能,阶梯也不止是交通空间

对话图书馆的驻馆老师陈赫男,出身图书管理学专业的她告诉我,不同于常规图书馆,这座图书馆延展了“读物”的概念,她与团队总在思考如何解锁这座梦幻图书馆更多的潜能,让想象可以在任何角落发生。


阶梯、舷窗都是阅读空间的延展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从幼儿到青少年,他们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阅读空间。

舷窗,任思绪延展无垠,抬头对着窗外的树影发呆。沉浸式的书洞为那些想一头扎进故事里、不愿被打扰的孩子提供一隅宁静。天气好的时候,下沉的屋顶花园可以让孩子们在室外感受阳光与空气。书墙列于阶梯两侧,阶梯则为不同行为提供了潜在可能性。这是一个将讨论室、自习区叠加起来的复合学习空间。



阅读与思考的姿势随意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梯步的尺度与疏密分布都可见出设计者的用心。在高年级孩子的视角里,梯步是一张板凳,充满“坐”的暗示;而对低年级孩子而言,梯步则被视作一张可以伏案涂鸦的桌子,又或许引导着“爬”或“倚”的发生。这个校园本就是孩子的城堡、迷宫。

图书馆不止是传统的阅览区,更是学生阅读、休憩、创造、思考的综合性场所。陈赫男和老师们一同策划提出“阅读+”的构想,即阅读充满无限可能,链接世间万物。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从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发现的问题,学生转身就可以在STEM课程区进行讨论推演,编程建模,尝试解决。

 

“图书馆+”,虚实间阅世间万物

在图书馆读世间万物,在剧场表达自己的思想。将图书馆与剧场这种看似迥异的功能空间进行叠合,青浦平和的图书剧场将学习场景进行“二元并置”,避免了孩子们常年待在一栋房子里的枯燥乏味。既陌生又熟悉,给孩子们一座“魔法”般吸引的图书馆。这种冲突带来的挑战,让孩子们觉得太好玩、太有趣,探知的内驱力被最大程度的激发。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漂流图书”会为“漂友”找到阅读偏好相近的同伴,
而“漂流地图”则记录了这本书漂过的路线。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不同的空间气质唤醒教育上的连贯性,让一静一动两种行为在时空文明里交织,使心灵交流与具身觉察交互,生命知觉活动浑然一体。


个个有机形态的天窗、舷窗和圆洞,
组合成生动的表情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技术拓展了阅读的场景,人脸识别的智慧借阅系统轻松实现面部识别和零手续还书,在疫情期间有效地降低了传染风险。在虚实间,突破物型空间的界限。“青平阅”系列就是青浦平和图书馆在数智时空的延展,意为“青浦平和校园内与阅读有关的一切”。利用短视频、电台等新媒体平台,鼓励学生们通过写、说、画、演、做等方式,综合文字、声音、视觉传达,锻炼自己理解和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

04 让艺术中心与“美”一同立在学校中央

缪苏,青浦平和音乐学科负责人,毕业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的她是孩子们喜欢的爵士乐社团和室内乐团的负责人。跟随缪老师,我走进外形如同不规则黑宝石的艺术中心,这里容纳了表演艺术教室、视觉艺术教室与公共展览空间。它位于校园的中心位置,蓝色跑道直达,为整个校园提供了知美、达美的路径。

建筑里仅仅使用了黑、白、灰三种颜色,朴素纯粹的背景成为创作的底色,为师生们恣肆的想象提供自由的空间。不同场景容纳不同的心灵,校园里,不同素养的表达场所往往会触动心灵的一角,激发孩子专业表达的兴趣。

和Jazz一样随性的爵士乐社团教室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爵士乐社团教室在顶楼,看得见整个校园的风景,穿过屋顶向天空生长的树,池塘里自在的天鹅,奔跑、跳跃的同学,音乐灵感触动而发,思维也得到不一样的解放。

如缪老师所说,爵士乐较于其他音乐,有很多独特之处:即兴演唱或演奏、节奏极其复杂、拥有独特的爵士和弦、特有的音色运用……与传统音乐相比,爵士乐能让人在第一时间就分辨出来,强烈的即兴也使得爵士的曲谱无法被详细记录。

在顶楼,与教室的距离刚好,加之每个教室都会配置了吸音板,这一切的用心,使得不管是弦乐还是打击乐,都可以随心随性地发挥,而穹顶则是最好的共鸣。

爵士乐社团的参与者都是初中部的学生。成立第一年时还只有四位成员:两位吉他手、一位键盘手还有一位鼓手。今年又多了一名Vocal、一名贝斯手,还有一名大提琴手。在平和夏季音乐艺术节上,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爵士乐所传递的自由与情感。 


观展、上课、创作、策展,公共空间的变形记

艺术就在校园。沉浸在美里,创造美。不久前,由40名世界知名艺术家与1200名小朋友利用废弃的塑料袋共同创作的“VGAC第五届追逐梵高国际美术大赛”进入校园,就在青浦平和艺术中心展出。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观展过程中,学生们对艺术的兴趣被完全激发了出来,老师们也借此机会,特别加开了一堂“艺术拼贴画课”:将废报纸变成一幅画作。学生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拼贴出专属自己的环保作品,亲身实践什么叫“艺术改变生活”。

有别于传统,公共空间也可以上课,不一样的空间能唤醒不一样的艺术知觉。说不定,下一个展就是你的。

05 咻!整座校园都动了起来

在这所学校,跑道不止在运动场,而是环绕了整个校园,就像川流而过的古运河。游泳池和体育馆像两个白色的气泡漂浮在食堂透明的玻璃盒子上方。夜幕降临时,室内的律动的光线透过体育馆外墙的气孔时隐时现,仿佛孩子遨游在夜空里绵绵的白云上。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从图书剧场出来,看见蓝色的跑道,总会情不自禁地跑上几步。而篮球场就在教学楼和食堂的中间,下课了或是晚饭后,随性而起,跨步、跳跃、凌空出球,“好一个扣篮。”本就在好动的年纪,球场就在眼前,学生们动起来自然而然。“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

青浦平和一直将体育作为两大核心课程之一,坚信“人生,唯有阅读与体育不可辜负。”在这个校园里,不止有体育馆,还有7人制足球场、250米环形跑道、500米自由跑道、100米直跑道。也不止在专门的运动场地,穿越小树林、池塘、小动物园,孩子也都可以动起来。踢一场足球、打一场橄榄球,与STEM的互动小游戏新鲜有趣,小铁三之骑行挑战则是体力与耐力的比拼。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李春雷挖空心思让所有孩子都动起来,除了已有的运动场地,还在不断发掘新的可能。看着眼前川流不息的古运河,他看到了天然的运动场。这个夏天,学校清理了河道里的障碍。到了秋天,孩子们已经在环抱学校的古运河里上皮划艇课了,一个个欢喜雀跃,学得很快。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孩子们已经在环抱学校的古运河里上皮划艇课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诚然,“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整个村庄”,孩子总是从附近开始认识整个世界的,融合青浦的水乡环境,利用地域优势为学生创造真实、有意义的学习场景,校园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

06 跑道,不止在运动场

是的,跑道不止在运动场,这里的空间场景鼓励孩子从课堂“出走”,不只是心动,更要去行动!去更宽阔的领域探索,勇敢地与纷繁芜杂的世界互动。

生活在场、认知周延、兴趣启动、探索便捷……从传统排排坐,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室,到合作探究的学习工作室,再到学习聚落,教学空间的边界在不断被打破。当学校呈现文化的包容性与多样性,变化为一个生态完整的群山,校园里每一个学习的“物种”都有自己的社群,相互提供“积极能量”“思维工具”“进步示例”。


跑道不止在运动场,心动,行动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不只图书剧场与艺术中心,树林、草坪、跑道、动物园,教室里墙、柱,灰空间里……校园里,无数独立的舞台任孩子去表达,去创造。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才能让学习真实地发生。


学生正进行“空气是物质”项目的学习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去年9月,在上海民办平和双语学校迎来25岁生日之际,青浦平和的11位孩子亲手设计并建造出一座总长8米、跨度5米、桥高1.6米的贯木拱桥,作为给学校的生日礼物。


混龄授课的场景让学习呈现多样可能,让不同年级的孩子有了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从木性,学物性,习心性——“浦和桥”搭建团队的孩子们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在李春雷看来,从内在激发孩子对学习的欲望、对探索的欲望,使他们从根本上形成一种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伴随他们一生。

当蝉鸣叫醒夏天,草地就是舞台,阳光照进梦想,在青浦平和的“草地音乐节”,人人都可以放声去唱。中秋,在校园的桂花树上采撷三秋桂子,做几方桂花糕。烧陶、扎染、手绘、皮影、健美操……热爱,就去酣畅尽兴。

在这个有生命的梦想村庄,学习场景被打破、重构,自然被视作最好的课堂和游乐场;学科界限突破、融合,学习顺势生长;空间场景看似冲突,却也是叠合。

让场景本身具有学习力,让工业时代被碎片化的人复归完整。每个孩子都拥有一张自己的快乐地图。“平而不庸,和而不同”,当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勇气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内心的纯真与对生活的热爱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他们才有能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编辑 责任编辑 |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同时,如果您在校服行业专家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并且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400-823-9878。
0
分享至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校服专家行业网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