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行业资讯 >
政协委员:管好校服的关键在于规范采购机制
来源:今日头条2021-11-10 06:23
教育部官网近日公布《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61号(教育类508号)提案答复的函》,对《关于积极推进“有效监管下的校服市场化”的提案》进行了答复。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规范中小学生校服选用采购工作,着力解决校服选用采购过程中出现的变相强制购买、价格偏高、款式品类过多、变动频繁、采购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优质、合体、美观、舒适的校服是培育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一个学校选用合适的校服,也是培养团队意识、传播平等精神的有益方式。但是生活中,一说到中小学生的校服,无论学生还是家长,往往意味着打开了吐槽的闸门:不合身、款式土、质量不高,价格还不便宜,而且要求更换得太快,容易导致浪费……

这一尴尬引起了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重视。政协委员们坦言,当下我国校服市场依然存在“品牌集中度低、地方垄断、关系经济、质量参差不齐、监管难度大、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库存积压风险大”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委员们建议,积极推进“有效监管下的校服市场化”、建立校服专业市场及完善的监管制度和安全平台,“坚持校服行业的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市场在校服配置中的关键作用;解除类似‘最高限价’、‘本地设厂’等不合理规定,让校服在各个区域自由交易,以公正监管促进优胜劣汰”。

现在教育部就委员提案作出了答复,证明主管部门和政协委员在相关问题上具有共识。

直面问题不容易,如何解决问题则更关键。委员们的提案中说,“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回归到校服采购机制这个根本上”,现在教育部明确,将“着力解决校服选用采购过程中出现的变相强制购买、价格偏高、款式品类过多、变动频繁、采购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无疑是在表明,委员们的建言,主管部门不但听进去了,而且正作为解决问题的思路。

据报道,目前国内校服的采购机制主要有政府入围、学校采购、家委会采购、财政采购与市场化零售等五种模式。模式各有利弊,但其中一个共同点是整个环节中终端消费者参与度普遍不足。有的地方,甚至连学校也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因为某些部门已经事先在辖区内确定了校服生产和供应方,一个没有竞争者的市场,其供货质量如何不言而喻。

这一现象显然不合理,也不符合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

2015年教育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其中规定“学校要在深入论证和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选用校服。选用学校要建立家长、学生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购买校服遵循自愿原则”,同时要求“不得违反市场原则干涉交易”,“加强采购公示,实行采购备案”。

现在看来,上述意见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要从根本上解决校服采购中的问题,仍需遵循意见中提出的几个要点。

首先,需要充分保障家长合法权益。学校应在深入论证和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选用校服,学生自愿购买校服。校服款式一经选用则要保持相对稳定,从而杜绝浪费,减少家长不必要的支出。其次,要充分保障校服市场公平,任何方面不得违反市场原则采取定点、定商标等方式干涉交易,严禁对本地校服生产企业进行保护的地方行为,切实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此维护校服市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要做好这两点,少不了约束,也少不了监督。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家长、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作用无疑是应有之义。
编辑 责任编辑 |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同时,如果您在校服行业专家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并且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400-823-9878。
0
分享至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校服专家行业网 流量统计